全部

《半月谈》:济南,一个“大省份小省会”的突围之战

来源:半月谈

作者:

2017-06-10 08:37:06

原题:济南,几难?——一个“大省份小省会”的突围之战

编者按

近年来,各地竞相发展、日新月异,济南市对标先进,奋起直追,在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省会城市的征程上,出实招求实效,过五关斩六将:破治“狭”之难、破治“业”之难、破治“堵”之难、破治“霾”之难、破治“乱”之难、破治“庸”之难,取得了显著成效。《半月谈》近日刊文《济南,几难?——一个“大省份小省会”的突围之战》,对此予以全方位报道。现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融山、泉、河、湖、城于一体的济南,千百年来就是大路通南北、大河贯东西的名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诗赋称颂。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国内诸多城市日益被交通拥堵、雾霾、违章建筑等“城市病”所困扰。有着“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自然风貌的济南,也陷入了“满城雾霾半城堵”的窘境。

更让人警醒的是,在近年来各省都市竞相发展、日新月异的大变局中,济南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的经济文化大省省会,其城市首位度在全国各省会城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已靠后……

感慨着风光不再,优越感与失落感同在的济南人,追赶心与超越心共怀,瞄准“大、强、美、富、通”现代化省会城市的建设目标,奋起直追,突围求变。

如今济南,究竟几难?

◆破治“狭”之难:

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

济南,南依泰山,北纳黄河,东西各有部分小山脉。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地形,把济南造就成了以大明湖为中心、七十二名泉众星捧月的千古泉城,也使这座古城在向现代化城市演进的进程中四面局促。

因而,济南的城区格局、产业布局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东拓西进的发展路径,并形成了如今东西长、南北窄的带状格局。问起济南中心城区有多大,很多市民会说“东西长三十公里,南北宽十三公里”;问起市区的主干道,几乎所有济南人都说经十路。

经十路东起章丘区双山街道与普集镇交界处,西至长清区陈庄路口,全程长达90公里,仅门牌号就超过3万个,被戏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路”。

济南东西长、南北窄,就像根油条;整个城市拥挤不堪,就像一口油锅。几百万人每天这样煎熬着,生产、生活、生态都难以维系。从长远来看,城市建设不可能再东西向无限延伸,而南部山区是城市的水源地和“绿肺”所在地,必须坚持保护优先战略。对此,济南决策层已形成共识——未来的发展空间必须面向黄河实施北跨。

“这个北跨不是随便越过去,而是要通过‘携河发展’,让黄河成为城市的内河。”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解释说,“北跨”不仅是在城市管理层面破解交通拥堵的必然选择,更是在经济发展层面解决产业布局、产业转移的重要决策。未来,济南市将致力于打造1个主中心、1个副中心、5个次中心、12个地区中心和2个卫星城,划定城市边界,实现“精明增长”和组团发展,实现城市的合理均衡发展。

“济南济南,越挤越难。只有跨过黄河去,才能‘解放’全济南。”济南人充满豪迈更充满期待:走出“大明湖时代”,转身拥抱一个跨越发展的“黄河时代”。

这一转身,济南惊艳了时光,古城经越了千年。

◆破治“业”之难:

从旧动能转向新动能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产业体系门类齐全、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三。但同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比重偏重问题十分突出。作为山东省会,济南的工业结构同样偏重,钢铁、冶金、化工、水泥、地炼等重工业云集,耗能多、污染大、产能过剩。

济南工业有过辉煌,轻骑、小鸭等老国有企业“五朵金花”曾家喻户晓,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却相继凋零。此外,民营经济活力不强、县域经济实力偏弱,成为制约济南经济发展的又一短板。

“去产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产业难题成为济南城市治理的一道必解之题。”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说。

有舍才会有得。始建于1958年的济钢,是共和国缔造的第一批地方骨干钢铁企业,高峰时年钢产量位列全国行业前十名。半个多世纪以来,济钢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从去年末开始,这家老钢企陆续关停生产线,向日照精品钢铁基地搬迁转型。目前,全市累计搬迁改造和关停腾退工业企业40家,“瘦身”接近一半,既去产能又去污染,同时还释放了城市发展空间。

变道才好换向。济南集中突破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十大产业,部分已形成明显的集群效应。作为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浪潮集团服务器增量贡献了全球服务器总增量的35.6%,为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提供IT产品和服务。目前,济南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已逾2500家。

转型才能升级。被誉为“国产重型汽车摇篮”的中国重汽,2000年改革重组前濒临破产,此后依靠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如今跻身世界重卡三强,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就有33个国家和地区。当传统制造业迈向智能制造,老树也绽放出了新枝。

尽管新旧动能转换仍在路上,但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正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勃勃生机。去年,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居山东省第一位,进出口总额增幅创近年来最高。

◆破治“堵”之难:

从单一地面交通走向综合立体交通

近年来,济南的交通拥堵程度之高已“名声在外”。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等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济南以2.173的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成为全国“首堵”。

数字虽然冰冷,感观却很真实。不少开车的市民常说:“不堵车时,开车一小时,我们在经十路上;堵车时,开车两小时甚至三小时,我们仍在经十路上。”

究其原因,济南既受先天的地理条件制约,更有后天的路网规划建设缺陷。

济南市公安局副局长王宗岩分析,主城区快速路4条,主干道76条,次干道和支路共341条,其中东西贯穿道路仅有2条,道路承载力有限,无法满足东西向长距离通行需求。同时,次干道和支路“毛细血管”密度低、不通畅,又进一步加剧了主干道拥堵。

此外,随着城市的扩张,过去寄居于城市郊区的工业企业,如今也纳入城区之中。企业原材料运输和产成品进出,加之机动车保有量近5年70余万的高速增长,城市交通运行压力与日俱增。

通则不痛。一方面,济南大力畅通“毛细血管”。仅今年之内,就将打通25条断头路、瓶颈路,实现良性“微循环”。同时,首批1.1万辆共享单车投入使用,在交通矛盾突出、出行需求量大的老城区、景区和商业网点周边等区域共布点600余处,方便绿色出行。

另一方面,济南弥补路网建设“欠账”。目前,济南城区快速路已竣工20公里,顺河高架南延、二环西路南延等在建快速路总长达30公里。随着今年底二环路快速路网全线通车后,城市拥堵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治堵,不仅要解燃眉之急,更要满足长远之需。济南一改过去单一的平面交通发展思维,加快构建集地面、高架、地下、高速和高铁等为一体的立体化交通。

济南城市轨道交通R1线、R3线一期工程建设目前已全面提速,R2线开始动工。根据规划,到2023年济南将拥有8条地铁线路。济南人期盼了20多年的“地铁时代”正在到来。同时,济南加快公交专用道建设,着力打造公交专用道路网络,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

作为国家高铁“八横八纵”重要枢纽城市之一,京沪高铁、胶济城际铁路等重要线路已从济南穿城而过,石济高铁、郑济高铁正在建设之中,“米字形”高铁枢纽雏形已现。

尽管已成“首堵”,但市政府没有为了短期内快速见效,而对本地车限号、限购和对外地车限牌。“这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与大气。”很多济南市民和外来户对城市交通改善颇有信心。

◆破治“霾”之难:

从“大水漫灌”改向精准施策

“治霾与治堵、脱贫是当前济南最大的民生工程,关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很多北方城市来说,雾霾成为近年来挥之不去的烦忧,济南更是痛彻心扉。

2015年以来,在环保部公布的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济南一度成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常客”。

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侯鲁健分析,济南市地形总体南高北低,呈“浅碟”形。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易造成污染物在山前“浅碟”区域汇聚,污染物不断累积,导致市区空气质量变差。

更为重要的是,济南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结构偏重,主城区有钢铁、石化、水泥等产业,且以煤炭能源为主,污染物排放高。此外,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等都是恶化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据对全市最新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来源的解析,燃煤、工业生产、机动车、扬尘为主要来源,分别占29%、25%、22%、18%。基于这种精细分析,济南市围绕科学精准治霾,实施了治理大气污染的“十大行动”。

找准靶心,抓住“牛鼻”。在济南东部老工业区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一度聚集了90多家钢铁、冶金、化工等传统重工业企业,且大中型居多。如今,已有40家企业搬迁改造和关停腾退,今年内还将完成16家重点工业企业的停产搬迁。

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济南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处长钱毅新说,2016年济南在山东省率先完成131台35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改造)任务;完成市区居民生活燃煤清洁化替代27.3万户,替代率达90%以上。

全民参与,共治共享。今年春节前夕,济南市文明办等发出“带头不放烟花爆竹”倡议,得到各界积极响应。春节假期,环卫工人清理烟花爆竹垃圾同比减少近六成; 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同比下降三成多,空气质量为2013年以来同期最佳。

通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治霾初见成效。去年11月至今,济南市已连续多月退出“全国十大污染城市”榜单。济南市环保局局长侯翠荣介绍,这是自2013年1月环保部发布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以来,济南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最好成绩,但治霾仍需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破治“乱”之难:

从“脏乱差”奔向“美富强”

“占道经营、超门头经营之猖獗令人震惊,违章建筑之多令人震惊,环境卫生之脏乱差令人震惊……为什么一个省会城市、一个副省级城市、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会管理成这个样子?”

一名外地普通公务员致信济南市领导,痛陈省城济南的三大市容乱象。去年12月1日,在济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这封信被分发给每一位参会干部。济南也由此拉开了史上最大规模、最大力度的拆违拆临攻坚大幕。

打铁先需自身硬,先公后私,拆出公平正义。济南市坚持“先政府后个人,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对违建分批阳光公示,对未在规定时间内拆除完毕的涉“公”违法建设,采取约谈、通报批评、组织处理等措施。

在近日召开的一次济南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历下区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管委会、天桥区交警大队、天桥区园林绿化局等8家单位和个人,因在拆违拆临中瞒报自家违建被公开点名,随后9名干部被问责通报。

违法成本低是导致违建层出不穷、屡拆屡建的主要原因。位于济南市旅游路的国华东方美郡高档别墅区,2008年交房至今,不少业主私建“楼外楼”,甚至将公共区域改成私家花园。据统计,311户业主中有261户房屋存在违建问题,成为拆违攻坚中的一块“硬骨头”。

部门联动惩戒,敢于动真碰硬。今年1月,济南市金融、工商、建委、规划等6部门建立联动惩戒机制,明确规定拒不拆除违法建筑的企业和个人将被纳入诚信系统“黑名单”,在贷款、企业注册、商品房买卖等方面处处受限。

这一系列惩戒组合拳,带来巨大震慑力。市中区区委书记宋永祥说,目前国华东方美郡所有违建业主正在进行自拆、承诺自拆或整改,困扰多年的拆违难题迎刃而解。这一联合惩戒的拆违新模式已在全市推广。

拆违拆临不仅让城市更美,更拆出了良好风气。济南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吕灿华说,党风带动政风,政风带动民风,今年全市已拆除1522万平方米违建、1万多处违法户外广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近期,山东省委、省政府新任主要领导在济南调研时强调,要全力支持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省会城市。济南的干部群众正以背水一战、奋起急追的务实之举,力争在较短时间内甩掉“脏乱差”,实现城市环境大改善、城市形象大提升。

◆破治“庸”之难:

从“小成即满”投向奋进赶超

济南是文化大省的政治文化中心,深受孔孟文化熏陶。但随着外界思想的不断解放,相当一部分济南干部开始显得中庸守成有余,开拓创新不足。比之于诸多显性的城市治理难题,治“庸”才是横亘在济南奋进赶超路途上的一道更大的隐性难题。

其实,济南在百年前就有敢为人先的开放之举。1904年,济南作为内陆城市第一个自请开埠,主动吸纳域外经济文明。这在山东乃至中国历史上都不啻为一种别开生面的创举。

斗转星移百年后,济南陷入了“大省份小省会”的尴尬境地:去年山东省经济总量位列全国三甲;在中国城市GDP百强名单中,山东有15个城市入围,数量雄居全国榜首,可谓名副其实的“大省份”。

相比之下,济南GDP占全省比例不足10%。从全国来看,2016年济南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GDP排名第11位;在27个省会城市中,济南省会首位度(省会城市GDP/非省会城市中经济规模最大城市GDP)排名倒数第一,可谓不折不扣的“小省会”。

部分干部眼界不宽、境界不高,沉浸在“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的光环中,沾沾自喜、自娱自乐,染上了“自以为是”的顽疾,自我封闭,自我陶醉,以自我为中心……济南市的决策层反思发现,城市病的“病灶”还在于人。

有些干部把平庸当成中庸,把小成即满当成小富即安;一些“摆拍式”干部满足于开过会、讲过话、发过文、批过示;还有的“哼着小曲喝着酒、等待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急不干……对此,济南市的领导层不断发出批评、警示。

2015年以来,济南市掀起轰轰烈烈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旗帜鲜明地反对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反对撸起袖子不干活,大力倡导真干、实干、快干。

今年5月,济南市“史上最大规模”党政考察团专门赴杭州、合肥和郑州等地考察学习,对标先进、寻找差距。“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在比较中看到了济南不够大、不够强、不够美。”考察活动让济南的干部眼见为实、感慨不已。

找准方位坐标,做好布局谋篇。济南定下新目标:依托连接长三角、京津冀、中原经济区等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与山东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泉城。

打破故步自封,重在开放创新。济南定下新举措:以“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创建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获批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为契机,确定公共服务、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125项改革措施,加快简政放权,再造开放型经济“济南模式”。

汇聚智慧勇气,激励干事创业。济南定下新规矩:在全国率先“破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目前已出台支持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防错和诬告陷害信访举报行为查核处理4个实施办法,为敢于担当者“兜住底”,让敢于负责者“无牵挂”;探索制定出台正向激励机制,重点从政治、生活、精神和经济四个方面完善激励政策,让实干者得实惠。

不经沧桑,何来巨变?

作为经济文化大省的山东,在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格局中有着重要的角色担当;作为经济文化大省的省会,济南正汇聚全省之力,着眼全国大局,迈出“千年一跨”。

(半月谈)

[责任编辑:杨凡、彭芳]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01253,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66601253,诚邀合作伙伴。

周知! 4月1日起济南市民可申请加入今冬集中供热

周知! 4月1日起济南市民可申请加入今冬集中供热

记者3月26日采访了解到,4月1日起,山东省济南市民可申请加入今冬集中供热。济南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热企受理供热申请时间为...[详细]
齐鲁网 2018-03-27
 新旧动能转换看济南|槐荫启动争创助力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

新旧动能转换看济南|槐荫启动争创助力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人才和组织优势,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详细]
齐鲁网 2018-03-26
章丘2017年完成荒山绿化4000余亩 造林成效凸显

章丘2017年完成荒山绿化4000余亩 造林成效凸显

初春的章丘大地,层峦叠翠、绿意勃发,处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章丘之美,显于山、融于绿。去年以来,该区以“生态提升工程”为抓手,认真贯...[详细]
齐鲁网 2018-03-26
济南5000辆公交即将实现微信扫码乘车(附使用方法)

济南5000辆公交即将实现微信扫码乘车(附使用方法)

​ 2017年9月20日,腾讯与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正式宣布推出乘车码乘车,乘客在乘坐18路公交车时,可通过“腾讯乘车码”小程序一键享受移动...[详细]
齐鲁网 2018-03-25
64秒丨济南兴济河商城正式开拆 预计20天完成拆违

64秒丨济南兴济河商城正式开拆 预计20天完成拆违

济南兴济河商城位于济南兴济河泄洪通道上,南至经十路北至张庄路,全长764米。它也是济南面积最大、跨度最长的违建,已经存在有20多年。去...[详细]
齐鲁网 2018-03-24
济南2月份重污染天数为0 PM2.5浓度全省内陆城市最低

济南2月份重污染天数为0 PM2.5浓度全省内陆城市最低

​在刚刚过去的2月,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再创佳绩,按照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通报,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详细]
齐鲁网 2018-03-24

今年济南基本完成农村存量危房改造

记者从济南市城乡建设委了解到,得益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截至2017年底济南已有3508户困难群众圆了期盼已久的“安居梦”,补助资金全部到...[详细]
舜网-济南时报 2018-03-24

济南7座过街天桥提升改造中 即将进入调试验收阶段

今年济南将对7座过街天桥进行功能提升,涉及扶梯、垂直电梯功能建设等。23日,记者看到,经十路奥体中心东天桥两端,垂直加装的电梯已经初...[详细]
舜网 2018-03-24

济南市委统战部启动“三行动一活动” 王拥华出席相关会议

今天上午,市委统战部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启动“三大行动”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详细]
舜网-济南日报 2018-03-24

济南市建设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启动会议召开

今天上午,济南市建设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启动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卢江出席会议。[详细]
舜网-济南日报 2018-03-24

王忠林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调研

今天上午,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调研并察看跨黄桥隧项目建设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详细]
舜网-济南日报 2018-03-24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