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从“无感”到强势归来,济南做对了什么

来源:大众网

作者:

2022-12-20 11:03:12

原标题:从“无感”到强势归来,济南做对了什么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原标题:从“无感”到强势归来,济南做对了什么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不到一年时间,在济南黄河北岸的荒地上,就“长”出了一丛丛白色的厂房。厂房内,巨大的机械手臂挥舞着,金属板被高效地切割,翻边整形成一片片“盔甲”,送入自动化喷涂和焊接流水线,接着进入总装线,金属外壳里精准装配了繁多的电路和油路,汽车就有了“生命”。

这里是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下称比亚迪产业园)。11月30日,忙碌的车间里迎来了首辆新能源整车下线。这意味着,比亚迪从此有了“济南造”,而济南新能源汽车也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比亚迪产业园的快速建成,是济南经济腾飞的一个缩影。

2020年,济南市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迈入全国城市GDP“万亿俱乐部”。2021年,济南市GDP再创新高,达到11432.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据预计,2022年,尽管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济南经济仍将稳健增长,GDP有望超过1.2万亿元。

近几年,济南给人一种强势归来的印象,连续五年大跨越,从过去的无感省会到今天的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外界普遍认为,济南步入了新的发展周期。

比亚迪来了

多年来,济南一直在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围绕信息安全芯片、半导体分立器、封装测试、集成电路设计,以及服务器存储领域,也有了非常多的企业储备。

2021年12月,山东首个8英寸高功率芯片项目完成全线设备调试,在济南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顺利通线,该项目实现了完全国产化,补齐了芯片产业应用领域一块重要短板,有助于解决“卡脖子”难题,缓解缺芯造成的新能源汽车产能不足问题。

汽车产业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工业名城,济南拥有着重型汽车行业领军者中国重汽,但乘用车产业一直是济南的短板。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新的“风口”,济南的期待更加迫切。业内有这样一句话——新能源汽车,争夺的不是项目,不是产业,而是未来。

济南重视比亚迪,比亚迪也看好济南。这是一个企业与一座城市的双向奔赴。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11月30日济南基地首台整车下线仪式上表示,比亚迪将以济南基地首台整车下线为新的起点,不断提升产能,确保项目快速达产见效,助力济南建成国际知名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实现千亿级产业链集群,走出一条中国式新能源汽车强国之路。

众所周知,作为目前全球唯一掌握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比亚迪是国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标杆。前不久,刚刚迎来了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

比亚迪的“诚心”还体现在与济南更多的合作项目上。

比如,比亚迪把自己的拳头产品“刀片电池”放在了济南。2022年7月16日,济南弗迪电池项目启动通线。

短短时间内,比亚迪在济南完成了芯片、电池生产基地以及汽车产业园的布局。

这是济南市“全产业链招商”的缩影,济南与比亚迪的合作,从芯片项目延伸到“刀片电池”项目,再到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园项目,令比亚迪在济南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布局。

据估算,比亚迪的芯片、电池和新能源整车项目,以及其上下游产业全部达产后,济南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可以达到千亿规模。

迈入万亿俱乐部

引进比亚迪的背后,是济南近几年产业的成功转型。

超算济南中心。摄影/刘悦琛

历史上,济南工业有着辉煌的过去。新中国成立后“一五”期间,济南重型机器厂、山东拖拉机厂、济南汽车制造厂等一大批企业诞生,并生产出全国第一部重型载重车、第一台小机床、第一台龙门刨床等。

这也奠定了济南的工业基础,在41个工业大类中,济南拥有38个,是全国拥有工业门类最多的城市之一。济南轻骑、小鸭洗衣机、黄河汽车、康巴丝时钟等品牌曾经享誉全国。但在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变革的大潮中,济南一度落伍,这令其经济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济南的经济自2017年迎来起飞,此后连续5年跨越5个千亿台阶。这背后是济南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铁腕淘汰落后产能的决心,其中就包括济南钢铁集团(下称济钢)的关停与二次创业。

浪潮集团内的展厅。

2017年,迈过建厂第59个年头的济钢,与钢铁主业完全切割,成为全国首家生产线整体关停的千万吨级钢厂。不炼钢后,济钢转型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制作卫星上的核心器件,比如行波管。今年其营收已回升到447个亿,超过了停产前的最高水平。

经过六年多的发展,济钢的六大非钢产业重新达到了当年以炼钢为主产业时的产值,“等于再造了一个无钢的济钢。”济南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鞠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济钢依靠非钢产业重回全国企业500强,位列制造业企业的第256名。

鞠浩提起,在济南GDP中,最亮眼的是数字经济,占比高达45%。据工信部直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报告,济南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已经占到了GDP的16%,而全国平均水平是8%。

数字经济崛起背后,是济南作为全国第一批软件名城的积淀。软件名城的建设令济南积累了大批产业人才,在软件领域的龙头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的引领下,济南拥有良好的大数据产业基础和环境。

济南的雄心是打造“中国算谷”。山东省几大通讯公司的大数据中心都落户济南,再加上山东大学和浪潮集团,济南发展大数据既有先发优势,也后劲十足。

与其他同梯队万亿GDP城市对比,济南市GDP的“含金量”相对较高,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保持在10%左右,而其他同梯队城市一般在5%~8%之间。主要原因在于济南新兴企业数量较多,企业的利润高,纳税自然也多。这也恰恰体现了济南产业结构相对较新,科创企业数量众多且发展前景较好。

近年来,济南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贡献力量。在科技创新方面,济南舍得投入“真金白银”,并且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投入并重,当然,这些投入也带来了丰硕的成果。

新一代神威E级原型机系统在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正式启用,量子雷达、量子芯片在济南实现产业化,15家“中科系”院所项目先后落地,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据央视10月19日报道,世界首个电磁驱动地面超高速试验设施——“电磁橇”阶段性建成并成功运行。该项目就是中科院济南科创城齐鲁中科电工先进电磁驱动技术研究院承担的重大创新项目,它可以将吨级及以上物体最高加速到1030公里的时速,创造了大质量超高速电磁推进技术的世界最高速度纪录。

除此之外,这几年济南还诞生了一批“网红”企业,比如华熙生物。2000年成立的华熙生物,经过22年的发展,已经连续15年位居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玻尿酸)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入选工信部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拟认定示范企业。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透明质酸原料的总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82.0%,其中仅华熙生物就占据全球透明质酸原料市场份额的44%。

高质量的发展也吸引了更多人才到济南创新创业。鞠浩介绍说,济南作为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其中人口的自然增长低于人口的机械增长,也就是说济南人口的增长主要靠吸引外来人口,而这些外来人口普遍素质比较高,70%以上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

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济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身先士卒。今年6月,济南大学生毕业典礼在山东博物馆南广场举行,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出席,邀请广大毕业生“选择济南,共创未来”。

刘强在讲话中热情地说,“四年前,大家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济南;四年后的今天,在开启人生新篇章的时刻,希望大家再一次选择济南,我们会和大家一起成长、一起奋斗,一起共享未来。”

据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1月17日发布的最新消息:今年1~9月,济南市流入人才数量刷新纪录达25.44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2.85万。其中,新增人才11.78万、回流人才13.66万,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57.63万,保持连年增长态势。

省会强起来

济南开动新动能的“马达”,与“强省会”战略密不可分。作为经济强省山东的省会,济南这个角色并不好当。济南在省内一度是尴尬的存在,长期以来,GDP排名在省内落后于青岛、烟台。

就在几年前,一份“城市首位度”排名榜单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在全国28个省会城市(或首府)中,济南排名垫底,成为中国“最没存在感”的省会城市。“城市首位度”指省会城市在全省经济中所占比重,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

近些年,随着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中心城市带动都市圈和城市圈的发展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格局中,“强省会”战略正成为很多省份撬动省域高质量发展的支点。山东也抓住时机提出了“强省会”战略。

2017年,济南经济开始稳步起飞。也正是在这年6月13日,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首次将“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写入党代会报告。

2020年12月公布的《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将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济南打造“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22年5月,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则首次写入“强省会”战略。

自实施“强省会”战略以来,济南的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期”。据统计,2017年至2021年间,济南GDP连续5年跨越5个千亿台阶。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是2012年的2.65倍,经济数字映射出了济南发展蝶变。

强起来的济南,并没有满足,而是放低姿态,向省内其他城市虚心学习。今年6月,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亲自带领济南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烟台、青岛、潍坊学习考察。据说,派出如此高级别代表团到青烟潍集中考察学习,在济南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济南当地媒体报道称,考察结束返回济南当晚,代表团连夜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考察心得和体会,结合自身实际,对标对表找差距,谈思路、谈措施、谈打算,为济南发展出谋划策。

座谈会上,刘强对与会的济南党政干部说,“虽然城市的综合实力连年跃升、位次不断前移,但济南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与先进城市相比,自己在先进制造业、新动能、县域经济、项目投资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和不足。”

有评论说,这样的态度,折射出济南主政者理念的转变。这种低姿态和柔性手段将会更加务实地推进济南“强省会”战略的实施。

更可贵的是,济南强起来之后,主动担当起区域发展龙头的使命。济南提出,要扛起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蹚出路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当好引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这三个重任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济南自身发展的使命。

2021年,在省会经济圈“一圈同城、共建共享”推进会上,济南与六个兄弟城市审议通过了《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369”行动方案》,明确将发挥好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将周边地市团结在自己周围形成合力。

据了解,当前济南正组织开展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目标是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框架下,以济南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以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与周边城市协同构建通勤圈、产业圈、生活圈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跨过黄河去

在济南的发展史上,黄河一直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1855年黄河改道济南,成为左右当地发展的一大变局。100多年前,津浦铁路跨越黄河一度为济南破局,带动近代崛起。如今,济南人正把跨过黄河的理想变成现实。

黄河隧道。摄影/孙文潭

从地形上看,济南是个狭长的“扁担”,受南部山区和北部黄河岸堤两面夹峙,主城区地形成为一个东西97公里、南北12公里的狭长低凹地带,东西狭长,南北短促。

对于城市的发展空间来说,这样的格局不仅不利于人员流动和货物流通,更是严重制约了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虽然毗邻黄河,但是由于黄河河道的特殊性,反而成了城市发展的天堑。

这条母亲河的河道平均高于济南主城区4~9米,泥沙奔流悬在济南人头顶上。此前,“黄河安澜”是首要任务,黄河以北区域具有防汛的功能。这也是济南无法跨过黄河向北发展的主要障碍。

本世纪初,小浪底水库的建成为安澜提供了保障。而就在2003年,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对济南提出了“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布局。其中,“北跨”是为了打开城市空间,但一直到十几年后才迎来机会。

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而起步区的主战场正是在黄河以北。

根据规划,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位于城市中北部,798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涵盖黄河南北两岸,且大半在黄河以北,包括太平、孙耿、桑梓店、大桥、崔寨、遥墙、临港、高官寨8个街道及唐王街道中西部区域、泺口街道黄河以北区域。

起步区完善了产业规划体系,确立了“3+1”产业发展方向,建设打造中科新经济科创园等,与中科院合作成立了济南先进动力研究所等高精尖院所,目前已累计签约137个高端优质项目,总投资3300多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项目43个。

“起步区一方面承载着国家战略,另一方面对济南来说,等于是跨过黄河,再建一个新济南,这是千年一跨,一下子把整个城市的空间拉开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李国祥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主城区附近设立如此大面积的新区是一项创举,这令济南的发展未来可期。

“跨过黄河去,解开全济南。”出身军旅的鞠浩形容说,随着起步区的落地,济南正在向黄河北的桥头堡前进,让黄河成为济南的城中河。

但北跨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交通。2021年10月“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通车。这条隧道位于济南城市中轴线上,是目前黄河流域最大直径的隧道,全长3890米,设计为双管双层,市政道路与轨道交通合建,上层为双向六车道公路,下层为轨道交通,开车最快4分钟、乘坐地铁2.5分钟即可穿越黄河,比绕道济南黄河大桥节约近1小时车程。

据介绍,目前在整个起步区内,已经有9条跨河通道。在此基础上,正规划新增9条通道,实现平均相距3公里左右就有一座桥。而如今在全济南市范围内,跨河桥隧已经达到了15座,未来跨黄河的桥隧将达到30座左右。

“每修一座桥,基本能释放投入10倍的收益,比如这座桥投入50亿,开通后产生的收益大约是500亿。”李国祥说。

跨河桥隧不只缩短了通勤时间,也减少了市民的心理距离。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处高级职员吴建还记得,2016年,当济南实行黄河大桥等三座跨河大桥免费通行后,北岸济阳区的房价每平方米立马涨了200元,“虽然不多,但是反应极为迅速。”他说,免费通行半年后,三座桥梁的通行车辆增加了一倍。

“北跨”不仅拉开了济南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更重要的是彻底打开济南人的胸怀和格局。

济南历史文化悠久,城市北临黄河而三面环山,长期以来,济南人也习惯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下过着惬意的“小城”生活,节奏相对缓慢。“北跨”战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城市发展空间的打开,使得建设更高能级、更快发展的大城市成为可能,这也极大增强了全济南人自信,进而凝聚起全市对标一线城市加快建设发展的“雄心”。

这一点从近年济南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就可窥见,从“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到“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再到“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在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强起来”如今已经成为千万济南人的思想共识。

(实习生韦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01253,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66601253,诚邀合作伙伴。

夜访超然楼

夜访超然楼

[详细]
济南时报 2022-12-20

济南划定非道路移动机械高排放禁用区 明年1月1日起实施

重点禁用区划定范围为济南市绕城高速公路以内,长清区、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平阴县、商河县建成区;一般禁用区划定范围为市域...[详细]
舜网-济南日报 2022-12-20
黄河济南段本年度首现流凌

黄河济南段本年度首现流凌

这是12月18日拍摄的黄河泺口段,呈现出壮丽的冬日河韵。本报12月18日讯今天,记者从济南黄河河务局获悉 受强冷空气影响,济南市沿黄地区出...[详细]
大众网 2022-12-19
12月19日至25日 济南车管所暂停现场办理车驾管业务

12月19日至25日 济南车管所暂停现场办理车驾管业务

济南车管部门将利用一周的时间,对全市“车管所服务窗口、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和所有驾驶人考试场”等服务场所进行全面消杀。自12月19日至12月...[详细]
大众网 2022-12-19

本周冷空气依旧频繁,今晨济南最低气温-8℃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7日,强冷空气影响持续,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北风呼啸,山东半岛出现中到大雪,局地暴雪。具体预报为 18日夜间到19日白...[详细]
大众网 2022-12-19
力度不减!进度不误!目标不变!济南铆足干劲推进重点项目生产建设

力度不减!进度不误!目标不变!济南铆足干劲推进重点项目生产建设

济南市上下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按照“不停产、不停工、不停运”三不停原则,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抢工期、保进度,推动项目建设...[详细]
大众网 2022-12-19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