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2023年槐荫区将这么干

来源:大众网

作者:岳璋

2023-01-02 14:52:01

原标题: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2023年槐荫区将这么干

来源:大众网

原标题:加快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2023年槐荫区将这么干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岳璋 济南报道

1月2日上午9:00,济南市槐荫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槐荫区人民政府区长刘敬涛代表区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2023年,槐荫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2%左右,实际使用外资平稳增长,新增城镇就业1.74万人以上,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安全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为实现该目标,新的一年,槐荫区将重点做好这8项工作。

着力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

加快打造医养健康产业高地。聚焦“五大专业集群”,精准对接上下游企业,签约引进健康医疗大数据类、高端医疗类、医药器械类项目30个以上,推动医养健康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全力服务高端项目,加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部“一带一路”中医药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联合实验室、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科研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支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齐鲁现代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引入核心技术项目,加快启动P3实验室建设。强化产业聚合,推动海凭国际·济南医疗器械产业园建设,发挥精准医学产业园、医疗健康科技创新产业园等载体优势,加快形成以“医”为核心、“医教研产养”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持续繁荣央企总部城。以产城融合为目标,高标准编制央企城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产业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配套设施、人才储备及综合服务水平。加强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产业集聚,着眼高端技术、高层次人才、知名企业,做好上下游企业招商,力争在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重大产业项目招引上取得新突破。推动山东数字金融产业园扩容升级,力争入驻企业达到90家,基金管理规模达到230亿元以上,抓好上市企业后备资源递进培育“荷尖”行动落实,加快尚婵文化新三板挂牌进程,引导生态家园做好北交所上市准备。推动楼宇功能完善和业态聚集,依托绿地集团、万融置业、报业集团等运营商,吸引更多信息技术类、科创服务类、文化创意类、金融产业类企业落户,实现“一楼一特色”。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支持济南二机床、九阳集团、山东中车等制造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培育高成长型中小企业10家以上,市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企业30家。鼓励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梯次培育省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全面提升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综合竞争力,组建开发区产业发展基金,培育壮大“一号产业”,精心打造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园,推动元山电子二期、华纳钠离子电池、晶芯半导体等优质项目落地见效。完善“亩产效益”评价改革,进一步提升智能家电、先进材料、工业打印等产业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策划培育旅游重点项目,稳定旅游业发展预期。加强黄河文化交流合作,编创黄河文化文艺剧目,讲好槐荫黄河故事,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开展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支持省会大剧院举办国家级文化艺术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创建山东省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构建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圈和服务网。积极打造文化创意集聚区,支持西城高科、五洲农业、赛石玫瑰园、美里湖托管示范园建设青少年研学基地,连片打造提升泉城稻花香田园综合体,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泉城消费新增长极。健全常态化促消费机制,优化提升促消费活动,打造高品质消费商圈,推动传统商贸企业消费业态升级,积极培育在线消费、智慧消费、平台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促进消费回暖。高标准打造经十西路汽车产业带,支持润华汽车主题公园扩容提质、匡山汽车大世界转型升级,加大新能源汽车、高端汽车品牌的引进力度,推动汽车后市场多元化、品牌化、平台化发展。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支持传统外贸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对接“9610”跨境电商企业,引进外贸新业态主体,增创外贸新优势。

着力推进科教强区人才兴区,厚植区域发展新优势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聚焦“科创兴”总体目标,围绕产业创新重大战略需求,实施科技创新五年行动计划,加大新领域新赛道投入。优化科技服务,统筹利用各类政策资源,鼓励引导企业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数字化改造提升,打造“科技尖端人才+产业孵化器+科技金融”链条互动发展的创新创业新生态。激发科创平台活力,持续推动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山东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建设,支持山东天岳争创国家实验室,鼓励更多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创建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新研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提升槐荫区源头创新能力。推动山东科创(槐荫)基地建设,带动绿地科技智慧港、中开院山东高速孵化器等双创基地蓬勃发展,打造济南市西部科创集群。

坚定不移办好优质教育。牢牢把握“教育兴”目标定位,推进实施“教育兴”五年行动计划。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建成烟台路小学等3处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开工建设恒远学校初中部等8处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完成西城实验学校、阳光100中学教学楼加建工程,实施阳光100小学等3所学校活动场地改造。用好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坚持打造新校、提升老校并举,缩小校际间办学水平差距。深入推进“一校一品”党建领航工程,高质量开展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第五期“双名”培养人选培训。建立交流轮岗平台,推进校长调整轮换、教师按需轮岗,优化干部教师配置。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实施幼儿园园长素质提升工程,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鼓励发展特色化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和社区教育。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组织“才聚泉城”名校行引才系列活动,面向山东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驻济高校开展“人才政策进校园”活动,吸引更多“山大系”“第一医科大学系”等人才团队在槐荫区就业创业。推动人才公寓项目2023年底交付使用,为各类高端人才提供宜居宜业优质环境。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着力做好全国重点人才计划、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海右名家”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高端外专计划等人才工程申报工作。

着力抓好重点项目,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完善“清单化管理、工程化推进、过程化督导”机制,抓好总投资2974亿元的183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医疗硅谷、省立医院病房综合楼、市疾控中心等医疗康养类项目建设;突出抓好龙湖TOD综合体、远大购物广场、壹合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积极推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平台项目二期、山东大学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推动国网山东电力生产检修建设基地二期、九阳总部及创意创新中心、德迈国际中心等项目按期竣工,确保实现“项目数量多、投资总量高、推进速度快、建筑体量大、产业项目优”的建设目标。

打好要素保障突破战。全面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紧盯土地、审批、资金等关键环节,提供签约、落地、建设、投产全流程全周期服务。聚焦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老城区等重点片区,进一步加大征收拆迁工作力度,坚决打赢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安置六区、保障六区、王府水屯TOD等项目征收拆迁攻坚战。加快盘活利用批而未供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工具,争取更多国家专项资金额度,汇聚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的最大合力。

打好项目谋划招引主动战。牢牢把握政策支持方向,紧贴槐荫区发展所需,常态化谋划包装重点项目。充分发挥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央企总部城、济南槐荫经济开发区等载体作用,抓好重点片区配套项目引进。增强项目谋划专业化能力,实施投行化招商,借助第三方力量,积极利用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组织矩阵,发挥以商招商、“龙头带链”作用,聚焦500强、央企等,开展多主题招商活动,谋划引进一批基础设施、民生、产业领域重大项目。

着力建设数字槐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变革

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建设高效协同指挥体系,以槐荫智脑中心为核心,加快推进系统整合汇聚,强化数据融合治理,提升城市大脑调度指挥决策能力。优化完善“一网通办”,构建智慧惠民体系,持续推进医疗医保、社会保障、入园入学、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便民化,优化“爱山东”槐荫分厅功能,提升移动端政务服务能力,推进“无证明城区”建设,基本实现“一屏指挥”“一网通办”“掌上办公”。

加快打造数字社会。加强“槐荫智脑”对社会治理支撑作用,构建基础民生服务、城区智慧治理等重点主题库。深化实施“雪亮工程”,建成一批基础型智慧社区,打造1—2个成长型和标杆型智慧社区,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加快农村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依托开创集团、一点资讯等企业,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促进数字技术全链条赋能实体经济。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步伐,持续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现有大数据潜在价值,着力构建数据、算力、算法联动发展格局。深入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强化5G融合应用及产业带动,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加强区政务服务中心及各街道便民服务大厅综合窗口建设,优化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服务流程。强化“槐小花”服务专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街道、社区延伸,向社会民生拓展。加快推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的互通互认,推动全程网办率再攀新高。

抓好宜商中心建设。打造“槐荫惠企政策服务队”,拓宽联系企业渠道,推动国家、省、市系列助企纾困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优化完善政银企对接平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支持民营企业在槐荫创业创新,维护公平竞争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审批服务关键节点、核心环节,优化再造办事流程,严格执行“清单之外无审批”。加快提升“齐鲁之窗”政务服务大联盟通达开放影响力,全力推进京沪沿线城市、黄河流域沿线地市州“跨域通办”签约全覆盖。大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在部分行业探索推行“一业一证+证照联办”许可模式,实现“准入即准营”。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持续彰显槐荫魅力

积极推动城市更新。认真落实全市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方案,坚持“留改拆”并举,加快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深入推进“中优”战略实施,启动市立五院周边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二期、福音里片区、御景城北片区、段店片区改造项目二期、试验机厂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加快推进市立五院周边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一期、经十纬七东北地块等城市更新项目。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精细管理,加快推动保护更新、业态迭代、内涵提升。扎实推进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为既有建筑加装电梯40部,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全力配合保障轨道交通、济郑高铁、京台高速改扩建、腊山河西路北延等交通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功能完备、品质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精细开展城市管理。狠抓城市家具保洁、广告牌匾整治、建筑外立面提升不放松,持续创建特色道路、特色街区。拓展推进厕所革命,打造“星级”公厕和城管驿站。推广“城管进社区”工作,高标准配置城管工作站,改造升级垃圾分类设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实施园林绿化品质提升工程,建设腊山立交综合公园、刘长山路游园等7个公园,围绕经十路沿线、西客站片区等重要节点增设口袋公园,有机串联各类景观资源,建设适宜骑行步行的线性绿色空间。进一步推动物业规范化管理,加强医院、学校、商圈等重点区域交通秩序管理,让城市环境更宜居、群众生活更舒心。

不断厚植生态优势。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加大济西湿地、黄河沿线生态修复与保护,不断巩固黄河水、长江水、玉符河、小清河生态优势,全力构筑黄河生态屏障。深入开展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推动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持续优化,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系统治污,强力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综合治理,加强水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抓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推进“无废城区”建设。巩固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视和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扛牢重要农产品供给。严格落实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加大节水设施应用,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努力培育“超吨粮”和“吨半粮”攻关片区,持续扩大“吴家堡大米”等优质粮食生产规模。积极推广优质蔬菜品种,建设优质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全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加强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稳产保供能力。积极构建“一心两园”渔业发展新格局,指导禽畜养殖户健康规范发展。

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大河、大湖、大湿地”生态资源优势,以“七星九美十三香”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基础,打造“济水南、黄河韵、稻花香”农文旅融合示范区,构建“一轴三区五园”乡村旅游新格局,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农业土地流转和托管业务,确保全区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化率继续保持80%以上。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积极促进农业企业提档升级,培育1—2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省级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正泰恒中央厨房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争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双增长。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引导金融助力,全力推进银农直连系统应用,拓宽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渠道。

加快建设和美宜居乡村。聚焦“渠通、路畅、村美”目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省级美丽乡村创建。统筹提升乡村环境风貌、文明风貌、特色风貌,加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挖掘和保护利用。高标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广农村人居环境物业式管理模式,创新开展“最美庭院”评选等活动,实现市级清洁村庄全覆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脱贫群众收入稳中有进。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精准抓好疫情防治。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加强医疗服务和防疫物资储备,全力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持续提升各级卫生服务机构、药店、家庭医生的兜底服务救治能力。坚持资源下沉、服务拓面,加强农村地区、养老院、学校等重点场所防护,抓好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患基础病群体的疫情防控,指导居家治疗人员做好健康监测和对症治疗,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最大程度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高质效回应社会关切。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探索建立驻区重点企业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和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全新激励机制,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的保障力度,扎实推进零工市场升级及零工公寓建设。着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扩面和家庭养老床位增设工作,健全四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持续开展“幸福食堂”公益项目,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区、儿童友好城区,搭建促进妇女发展的广阔平台。提高服务残疾人工作水平,在各街道建立“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综合服务平台。扎实办好民生实事,高质量推进东西部协作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全面提升“艺术槐荫”建设水平,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广全民“文化点单”,持续推进高端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推进“书香槐荫”“悦读西城”品牌建设,打造新型阅读空间和社会化运营图书馆分馆。鼓励支持全民健身,打造1处体育公园,建设15个体育场地。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中医药文旅产业示范园。精心打造“银龄医养”品牌,高标准建设省级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区,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就医需求。

持续提升安全发展水平。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守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药品、防灾减灾等“一排底线”。大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依法稳妥处置房地产领域风险,久久为功推进扫黑除恶。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五社联动”,高质量完成全省基层治理实验区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提升国防动员能力。持续抓好退役军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档案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力推进共建、共治、共享。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01253,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66601253,诚邀合作伙伴。

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槐荫区多措并举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

报告中提到,2023年,槐荫区将通过加快打造医养健康产业高地、持续繁荣央企总部城、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方式,着力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详细]
大众网 2023-01-02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2023年持续彰显槐荫魅力

1月2日上午9:00,济南市槐荫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槐荫区人民政府区长刘敬涛代表区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详细]
大众网 2023-01-02

着力抓好重点项目,2023年槐荫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1月2日上午9:00,济南市槐荫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槐荫区人民政府区长刘敬涛代表区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详细]
大众网 2023-01-02

着力建设数字槐荫,2023年槐荫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变革

1月2日上午9:00,济南市槐荫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槐荫区人民政府区长刘敬涛代表区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详细]
大众网 2023-01-02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槐荫区全面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1月2日上午9:00,济南市槐荫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槐荫区人民政府区长刘敬涛代表区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详细]
大众网 2023-01-02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